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立足本职、追求卓越、精细服务——上海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机关第六党支部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机关党总支第六党支部始终坚持“立足本职、追求卓越、精细服务”党建服务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秉承“凝聚师生、服务教学”工作目标,党建业务融合,为培养引领和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商科人才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组织保证,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新局面。

1.建立长效党建机制,发挥政治引领功能

以制度规范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与学校党代会精神相结合,扎实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工作。在认真执行和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等制度的基础上,利用线上+线下形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四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示范党课、现场参观打卡、书记上党课等形式开展党史学习;党员学习任务每学期与工作任务同下达、同落实,并创设了个人自学、交流促学、干部导学及实践活动深入学的学习模式,建立互相监督和交流分享机制,营造浓郁的党员教育氛围。

2.挖掘党员队伍潜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视党员发展工作,在校级样板支部创建期间,发展教职工党员1名;充分发挥党小组“金丝带”作用,根据党员人数、工作业务及党员工作地分布成立4个党小组,着力推动党小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运转;深入发掘、凝炼党员典型及案例,做好经验、成果及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发挥样板支部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党支部报送的工作案例“勇于担当实干,争当先锋模范,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参加2021年首届上海商学院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评选,荣获“党支部工作特色案例二等奖”。2020年,支部党员所在的“教学质量保障示范岗”获得校级“党员示范岗”称号;支部7名党员先后荣获2020年度“校长奖”“管理服务菁英”荣誉称号、2021年上海市“育才奖”、2021年度校级“青年管理服务标兵”荣誉称号。

3.推动党建业务融合,促进学校改革发展

坚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党建,突出党建、业务融合发展,以解决师生实际问题为突破点,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以一流本科和“四新”建设为战略引擎,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技能大赛、语言文字、实践教学、实验室管理、教学评估督导、高等教育研究等工作,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高素质应用型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4.护航“在线教学”,发挥新媒体优势

在无先例、无模式、无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党支部全体党员齐心抗疫,立足本职岗位,明确职责分工。利用新媒体平台和“上商教务”微信公众号,做好最新在线教学方案部署,为全校“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保驾护航,让学生能第一时间通过公众号知晓服务信息。支部党员坚守线上办公点位,实时回复师生电话、微信、邮件咨询,在线办公日均时长约11小时,畅通各职能部门、各学院、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渠道,为教学工作搭建安全、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

学校在线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获得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的认可和肯定,并作为专报递交市委办公厅,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2020年3月27日第69期“信息快报”刊发“上海商学院做实在线教学成功开设线上课程619门”。2022年5月24日,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发布工作简报《线上教学谋创新,课程建设增实效》,专题介绍学校线上教学及课程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

5.拓宽党建引领业务,打造共建新格局

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实现以党建促共建,以共建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打造支部共建新格局。深入开展与全国样板建设党支部商务经济学院教职工第一党支部结对共建,结合课程思政改革、推进立德树人等主题,共话“四史”共促育人,深化交流合作;与上海财经大学机关第四支部结对共建,以“党建”为桥梁,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一体两面、同向发力,打造组织共建、资源共享的教务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6.践行志愿者服务,厚植志愿服务精神

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党员队伍信念坚定,服奉献意识强。面对疫情大考,全体党员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积极投身校内外疫情防控志愿者工作;校内党员志愿者坚守本职工作保障在线教学,同时参与核酸检测、送饭到寝等志愿者工作;多名校外党员担任楼栋、社区志愿者,3名党员报名核酸采样员,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自2005年起,支部连续17年与南桥江海敬老院开展区域共建,党员同志充分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参与敬老尊老活动。疫情期间,与敬老院保持沟通,选购赠送活动用品,关心关爱老年人;开展“尊老敬老,向善向美”敬老志愿服务活动以及“我与新中国共成长、同奋进”等主题交流活动,践行尊老敬老爱老良好风尚,厚植爱国爱家、敬老尚贤的人文情怀。

7.夯实“浦江雄鹰”计划,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夯实“浦江雄鹰”激励计划,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积极助力。从2014年起面向少数民族预科班、内地西藏班、新疆班等少数民族学生,推进实施“浦江雄鹰”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激励计划,分类开展学习指导。定期组织召开面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指导交流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构成、选课注意事项、重新学习及学籍管理等相关事宜;开展相关管理制度和规定的咨询解读,为学生做好四年学习规划并顺利完成学业提供指导性建议。通过深入把握少数民族新生入学后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业修读咨询和指导,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