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党组织团结人、带领人、凝聚人、服务人的有效功能,如何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商务外语学院学生党支部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一个导向、两个机制、四个平台、五度育人”,形成了“1245”工作法。即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建立“答辩制+积分制”的入党积极分子评价机制和“量化考核”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搭建“联学联建”、“训练营”、“区域共建”和“青春实践服务队”等四个平台,形成“五度育人”工作格局,引领学生党员在思想学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网络宣传、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服务力、战斗力,在服务校园建设,服务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开展联学联建,理论育人有高度。与教师党支部联建共建,推动“核心价值观+通识”育人体系建设,邀请教师党员讲“初心正青春、奋斗正当时”专题党课,增强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常态化开展“时政讨论会”,邀请党员教师作点评,增强学生对世情、国情、社情的了解,厚植家国情怀;与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党支部联建共建,开展书香校园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培养阅读兴趣,汲取奋进力量。
(二)打造青创品牌,科创育人有深度。贯彻新发展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组建“青创训练营”,采用外请内培等方式,围绕“双创”“互联网+”“挑战杯”等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开展商划书撰写指导、专创融合等课程培训和“面对面、一对一”辅导。学生党员带动开展的双创项目在学院总项目数中占比87%,学院立项数量、获奖层次连年取得突破,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中取得国家、省市级奖项4项。
(三)坚持党旗引领,实践育人有力度。以服务师生、服务校园为导向,成为一支“青春实践服务队”。在校内,服务队全力协助迎接新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学生工作事务;协助开展军训慰问、节假日在校生座谈、“三困生”慰问帮扶等,帮助解决学生困难。在校外,服务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3名学生暑假挂职地方政府,1名学生担任地方兼职团委副书记。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校内外实践锻炼的情况列入学生党员量化考核指标和入党积极分子积分制评价指标,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四)用好网络阵地,网络育人有响度。利用“外院先锋范”等微信公众号,推出“身边的榜样”系列报道,宣传典型事迹;结合学科特点,线上举办“写首诗歌给党听”外文诗歌原创大赛、“亮出爱党声”配音比赛,以“My radio”主播平台开展外语讲述中国故事,推送“党史百年周周听”系列录播等,紧密结合学科特色,促进思想觉悟和专业能力双提升提升和专业。6名学生在市语工委、外教社举办的党史教育实践活动中获奖。
(五)深化区域共建,服务育人有温度。党支部同奉贤区金中社区、启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深化共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上百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持续提供爱心英语教学,受到群众好评。与奉教院附小共建,开展“大手牵小手”爱心晚托服务,被评为“爱心助学”志愿活动先进集体,多名学生获“爱心辅导”优秀志愿者表彰。支部党员累计志愿服务时长9000余小时,10名学生被共青团奉贤区委等十余家单位评为优秀志愿者,支部连续四年获评上海图书馆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学生在社区、村委会开展志愿服务、投身抗疫一线的精彩事迹被当地媒体报道,体现了大学生群体植根人民、热爱人民的朴素信念。
五度育人,开出累累硕果。近三年来,支部有10人获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16人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17人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高校商务英语知识竞赛等国家级专业赛事中获奖,1人获“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党支部2020年被确立为校党建设示范点,2021年获评校先进基层党支部。
(一)“严”字当头,保障党员发展质量。通过细化党员发展工作办法,构建清晰透明、公平公正党员发展环境,打造流程规范、标准全面的评价机制模式,引入教师党员、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学生群体等参与评议,确保了党员队伍的代表性、先进性。
(二)“勤”字为先,打造忠诚担当队伍。业精于勤,实干为要。搭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实践锻炼的平台,引导他们以“勤”字自勉,勤于学习、勤勉思索、勤奋干事,在服务师生中收获群众基础,在干事奉献中增长才干,在疫情防控、社区服务中擦亮名片、亮出身份。
(三)“创”字为要,培养创新意识品质。科学引导、带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贯彻新发展理念,带头参与创新、打磨项目,斩获佳绩,锻造敢为人先,敢想敢干的品质,在助农富农、商业孵化等领域发挥才智、碰撞思想,展现青年人的意气风貌。